close

浮脈類(總按-寸/關為主)

 

浮: 浮取明顯, 沉取力減 (外感脈)

 

洪: 浮極有力, 沉取力減, 數

 

散: 浮極無力, 沉取無 (休克)à按下去啥都沒有

 

虛: 浮無力, 沉取無力(氣虛) à沉取力減

 

革: 浮極有力, 沉取無(硬)

 

芤: 浮有, 中取無, 沉取有

 

濡(軟): 浮無力, 沉取力減


浮脈通常會有身體體內的物質往體表進行傳輸,因為左手主血、右手主氣, 所以感冒會先從右手開始浮脈, 若脈柔軟表示正在代謝,體內物質可以正常供應體表,如果物質不足,則身體會採用激烈手段拉高心跳、提升體溫藉由加熱快速的把體內物質向外供應。這時候會發熱、沒有胃口、無力和嗜睡。

 

>40度的體溫會燒壞頭腦, 若>41度只要兩個小時, 超過40度就會進入洪脈, 應該要產生大熱與大汗出, 此時才可以使用退燒藥。湯方可用白虎湯來平衡熱, 不要使用西藥的發汗退燒藥反使身體虛脫。如果沒有控制好洪脈的時期,仍有大量的水液丟失, 同時間電解質大量的丟失會使心肌呈現無力的狀態,就是心臟衰竭甚至休克的情況(汗為心之液),就會出現散脈。如果浮脈類的浮與沉差異很大就會是虛耗的脈,已經接近休克。臨床上有可能因為中暑(中熱衰竭)而導致散脈。散脈可以用來界定有沒有危險性,如果沒有出現散脈表示情況還不是很危急。若出現散脈須立刻急救,要強心,可使用人蔘。


如果只有左手出現浮脈,右手卻沒有時,可知道此人的反應區域不是皮下(皮脈肌筋骨)而是以脈管中的血液為主,表示血液供應不在體內的器官而是在微血管(腦、肝、腎),表示其他器官得不到相應的血液,這叫做血熱(虛火)。這是一種能量供給不平衡的狀態,主要在肝就會浮燥、在心就容易嘴破。

 

如果外感的情況沒有嚴重發展到散脈,則有可能轉變到虛脈。很多人感冒過後會以這種虛脈呈現,覺得感冒還沒全好但又沒有相應症狀,氣虛容易感覺懶倦呈現感冒後沒有復原的現象,可以維持很長的一段時間。虛脈若沒處理好容易又出現浮脈變成二次感冒,虛脈屬於免疫力低下的狀態,需要調補補氣的是這樣的脈。濡脈是一種細而無力的脈象,發汗過多後物質減少容易形成,也有一說最常發生是在中暑的脈(暑邪),此時首需物質的補充,此時最適合使用生脈飲(人蔘、麥冬、五味子)。但因冷熱切換造成的陰暑則需要發汗,建議使用芳香類如薄荷刮痧及可調節。

 

補充浮脈內的散脈是因為大量丟失津液,也有可能是大量血液丟失,大失血而休克。

 

芤脈容易與浮脈搞混,會有中取無的空洞感。一段時間內血管內物質大量流失,但還不到心臟衰竭的狀態,如捐血500c.c.後就可能出現。只是暫時出現不會一直發生,如果是貧血其實血管會收縮而變細,若摸到芤脈不必太緊張,休息一下可能會變成濡脈,補充津液即可,如生脈飲。

 

革脈是皮革繃緊的脈象,沉取無是因為按不下去。大量失血的過程中,身體有一個機制會快速把脾臟內的血液快速的供應到身體裡,同時血壓快速增加、肌肉緊繃而造成革脈。因此從脈象可以確認情況是否危及,好不好恢復。

 

如果只有寸關浮、尺未浮,相較於寸關尺皆浮者體質較差,恢復力較差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友達傳醫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